科技融资担保规模同比翻番 湖北引金融“活水”涌向创新人才库
发表时间:2023-09-07 15:57
人才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资源。近年来,省地方金融监管局认真贯彻人才强省战略,着眼于创新人才面临的融资难题,全力支持创新人才多渠道融资,强化科技融资担保体系建设,推动金融服务创新人才,助力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。截至今年7月末,全省新增上市和过审企业共12家,其中6家企业成功上市发行,首发募集资金80.95亿元;全省科技融资担保在保项目8104笔,在保余额241.3亿元,同比增加120.7亿元,同比增长100.1%,创新人才融资难、融资贵、融资慢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。
湖北某技术转移公司董事长罗林波博士,是光谷“3551人才”、湖北省现代服务业领军人才、教育部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专家。该公司是政产学研金服用“北斗七星式”创新共同体的重要枢纽,加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的关键企业,近2年来先后促成产学研合作签约400多项,合同金额及带动投资200多亿元。今年3月,省科担公司联合光大银行,采用10项专利权和部分应收账款质押的形式,为该公司提供了800万元“科担贷”,专项用于该公司弥补账期带来的资金流动性压力,为布局全国知识产权转化市场打下坚实的基础。
创新人才所属企业普遍存在“投入大、周期长、轻资产、无抵押”的特点,创新人才拥有的知识产权,由于存在估值难、交易难、变现难等问题,导致金融机构不敢提供融资。此外,企业资产负债、销售规模、利润指标往往难以达到银行授信标准,或者银行授信额度无法满足创新人才的融资需求。
为有效破解创新人才融资难、融资贵的问题,湖北省先后出台《关于加强人才发展激励促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措施》《湖北省科技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实施方案》《湖北省资本市场建设“楚天行动”实施方案》等系列文件,在坚持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基础上,更好发挥政府引导作用,积极拓宽融资渠道,多措并举推动金融机构高效服务创新人才。省地方金融监管局与省直有关单位、各市(州)政府部门密切配合,多批次开展投融资对接活动,全力支持创新人才拓宽融资渠道,快速搭建省市县三级科技融资担保体系,指导金融机构优化创新金融产品,通过多途径对接创新人才、多维度评价创新人才、多层次服务创新人才等途径,不断加大对创新人才的支持力度,全力支持人才密集的科技型企业获得低成本、高效率融资,有效推动创新人才的“无形资产”转变为可利用的“有形资产”,不断激发科技型人才的创新活力和创业热情,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和产业化水平。
声明:此篇为集团原创文章,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:http://www.hbskjdb.com/news/show-19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