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球最大!

文章分类:新闻中心-集团要闻

发表时间:2024-07-22 10:46


东湖之滨,万物蓬勃。

7月21日上午9时,中国碳市场大会2024·武汉在湖北省武汉市东湖之滨开幕,本次会议主题为“深化碳市场交流合作,应对全球气候变化”。来自多个国家环境部门以及多个国际组织的官员等,共390人共襄盛会,共同探讨全球减碳之路。

三年之前,在江城武汉,

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鸣锣开市。

三年之后,同样在东湖之畔,

中国发布碳市场发展亮眼成绩单。

7月21日,在2024年中国碳市场大会上,《全国碳市场发展报告(2024)》正式发布。报告称,中国为全球碳市场机制创新贡献了“中国方案”。

据介绍,在借鉴国际碳市场建设经验、总结地方试点碳市场建设实践的基础上,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从发电行业入手,于2021年7月启动上线交易,现纳入重点排放单位2257家,年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约51亿吨,占全国二氧化碳排放的40%以上,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市场。

2024年1月,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正式启动,是继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后又一推动实现“双碳”目标的政策工具。强制碳市场对重点排放单位排放行为进行严格管控,自愿碳市场鼓励全社会广泛参与,两个碳市场独立运行,并通过配额清缴抵销机制相互衔接,二者共同构成全国碳市场体系并发挥政策合力。

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二个履约周期圆满收官,市场活力稳步提升。截至2023年底,2021、2022年度配额清缴完成率分别为99.61%、99.88%,较第一个履约周期进一步提升,位于国际主要碳市场前列。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,碳排放配额成交量2.63亿吨,成交额172.58亿元。参与交易的重点排放单位数量较第一个履约周期上涨31.79%。通过灵活履约机制共计为202家受困重点排放单位纾解了履约困难。

交易规模逐步扩大,交易价格稳中有升。今年4月24日,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收盘价首次突破每吨百元。碳排放权的绿色金融属性获得越来越多金融机构的认可,碳排放权交易价格为开展气候投融资、碳资产管理、配额质押等锚定了基准价格,撬动了更多绿色低碳投资,促进火电行业能效提升、能源结构调整,显现出对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。

与此同时,全国碳市场压实企业碳减排主体责任,在全社会树立了“排碳有成本、减碳有收益”的低碳意识。2023年,全国火电碳排放强度(单位火力发电量的二氧化碳排放量)相比2018年下降2.38%,电力碳排放强度(单位发电量的二氧化碳排放量)相比2018年下降8.78%。

减排降碳,中国在行动。未来,中国将加快“建成更加有效、更有活力、更具国际影响力的碳市场”,努力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更大贡献。

当天上午的大会主论坛活动上,挪威气候与环境部国务秘书Sigrun Aasland、英国能源安全与净零部国际净零气候资金与战略司司长Matthew Toombs等8名相关领域人士还发表了主旨演讲。

下午,还将举行三场分论坛活动,以及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研讨会。三场分论坛分别聚焦“加快发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,扎实推动绿色低碳转型”“完善碳定价机制,促进气候投融资工具创新”“建设自愿减排交易市场,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”等主题,邀请嘉宾进行主题发言,并举行圆桌会议。

此次大会由湖北省人民政府、上海市人民政府和生态环境部共同举办,既是展现中国碳市场建设工作成效的重要窗口,也是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。


声明:此篇为集团原创文章,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:http://www.hbskjdb.com/news/show-280.html

新闻分类

News

集团要闻 公司要闻 业务动态 体系建设 媒体关注 公司V视 党建动态 纪检监察 群团工作
微信分享
打开微信“扫一扫”,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